周口信息网

哈��“幽灵单车”:十万辆单车夜晚“消失” 白天却“突然出现”

  今年5月份,在哈��单车公司(运营主体为上海均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后台系统上,有大量的单车信号在夜晚消失,白天又重新出现,但单车的位置并没有移动

  而一些地方的用户发现在用哈��单车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车无法解锁。据哈��单车方面的统计,两个月的时间,数十万辆哈��单车和总部“失联”。

  10月25日,哈��单车执行总裁李开逐在朋友圈将哈��单车“失联”的矛头直指LG化学及为哈��单车组装LG化学电芯的厂商,怒斥LG化学电芯质量差,导致哈��单车付出很大的代价找回受影响的单车,以及更换故障电芯。

  白天出现,夜晚消失的“幽灵单车”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当越来越多的“幽灵单车”出现,哈��单车资深技术专家孟建波和同事们发现,这些单车的位置一直没有发生移动,意味着车子没有被人使用。过了2个月,“幽灵单车”的数量就增长到了10万辆。

  如果按照一辆单车1000元的造价计算,这批失联单车仅造价就是1亿元。加上车子长时间没有被使用,对哈��公司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不知道“幽灵单车”出现的具体原因,只能先想办法把“幽灵单车”找回来。按照“幽灵单车”出现的特征,孟建波带着同事们在全国范围排查了哈��单车后台系统里“白天出现,晚上消失”的单车,通过白天单车发出的信号对单车进行定位,然后安排运维人员找寻并运回仓库。

  随后,孟建波和同事们随机撬开了其中2000辆单车的智能锁,之后,他们发现,这些智能锁使用的均为LG M26型号电芯,电芯的防爆阀被冲开,也就是说电芯已经不能使用。但同期同地域使用的国产电池及其他外资品牌电池,并未大规模出现类似问题。

  哈��单车执行总裁李开逐10月25日曾在微信朋友圈中发文指责LG电芯称:

  用过不少品牌的电芯,LG质量是最差的。别说对比其同胞三星,就是比国内品牌的电池也大大不如。我们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来找回大量受影响的单车,更换故障电池。

  在来自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电池高温充放电循环测试检测报告的数据显示,LG公司生产的多个型号的锂电池在45°C,4.1V-4.2V的实验条件下,出现了电压为0的失效现象,无法再进行充电、放电工作。

  在锂电池失效后,单车还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作为能量来源,但太阳能电池板一是无法在夜晚为单车供电,二是其供电能力有限,只够发射位置信号,不足以让用户开锁。这也就是为什么这批单车只有在白天有信号,并且无法解锁的原因。

  为何哈��不用国产锂电池

  10月26日,LG方对媒体做出回应,认为电池出现的状况不是质量问题,因为电池产品已经获得相应的国家和国际标准认证。而这份第三方检测报告中的实验是一个非标耐用实验,电池出现电压为0的情况是产品内置的电流中断装置被实验流程所触发,属于主动安全防护措施。

  换句话说,LG认为不是产品设计和性能缺陷,是测试标准太高了。

  但是据搜狐科技,多位行业技术专家表示并不是这样,对于产品规格书中温度使用范围为0-45度的M26电芯而言,实验所模拟的使用环境并没有超出产品规格书的限定,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在45度下LG电池因为“保险装置非正常启动”而导致大规模电池报废的情况,都不应发生

  上文中提到,使用国产锂电池的单车并未出现大规模“失联”的情况,那哈��为什么不把锂电池都换成国产的呢?

  原因还是在于成本问题,据搜狐科技,LG M26电芯属于LG18650系列电池中的一种,是中端产品,而18650电池则是各种锂电池规格中最成熟的。

  国内市场上供应的M26电池都是进口货,单颗市场价在10-12元之间,比国产同规格电池普遍6-8元的售价要贵出一大截。

  三颗18650锂电池加上一块电池充放电保护板,采购价超过40元,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价是好几百元,电池包的成本只占不超过10%,使用30元的国产电池包还是使用40元的LG电池包对整车成本控制影响不大,但出问题的维保成本却极高。而一般人普遍都会认为进口成熟电池产品性能更好,寿命更长,既然成本差别不大自然就选择进口的了。

  11月26日,哈��单车产品侵权起诉了LG位于南京的电池生产公司乐金化学。由于代工厂负责加工电芯,在此次诉讼中,哈��单车将8家加工LG化学电芯的代工厂也一并送到了被告席。

  中国锂电池行业面临激烈竞争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xihuaxian/327765.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