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信息网

跨越1500公里的牵手帮扶,让“不可能”变为现实

说出你我的故事 听见小康的声音

XIAO KANG

��点击音频 ��

听小康声音

50

跨越1500公里的牵手帮扶,让“不可能”变为现实

过去,只要提到高峰村,人们能想到的就是“石旮旯”、山路“十八弯”、缺水、穷……直到张家港市善港村对口帮扶高峰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我叫祁男,今年26岁,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对口帮扶高峰村扶贫工作队产业致富组的组长。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自古以来,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以景美、山美、水美闻名天下,却长期难以摆脱“贫穷”二字。

扶贫协作,不以山海为远。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江苏苏州与贵州铜仁就此结缘。2016年,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一声号令,苏州2218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相继奔赴铜仁,在这片西南土地上开启了扶贫协作新征程。让我们一起“听·见”相隔1500公里的两个市——苏州和铜仁的牵手帮扶故事。

(请听文章开头音频↑↑)

贵州以景美、水美、山美闻名天下。

口述 | 祁男 石坤杰 滕建斐

初秋,一场细雨过后,藏身大山深处的高峰村,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一大早,祁男简单啃了几口包子就一头钻进了灵芝大棚,埋头捣鼓起他的那些“宝贝”。

在祁男眼中,这些“宝贝”承载了这个昔日“穷旮旯”村脱贫致富的一份希望。

祁男:我叫祁男,今年26岁,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对口帮扶高峰村扶贫工作队产业致富组的组长,主要负责高峰村有机种植产业园的技术指导。

祁男

地处贵州省铜仁市沿河自治县中界镇东南方向的高峰村,曾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和贵州省深度贫困村。过去,只要提到高峰村,人们能想到的就是“石旮旯”、山路“十八弯”、缺水、穷……直到张家港市善港村对口帮扶高峰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祁男:高峰村属于铜仁市沿河县中界镇的最边缘,(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我们来的时候,根据高峰村情况,从党建、文化宣传还有乡村治理、产业致富着手,对高峰村进行全方位的扶贫。

产业致富,首先就是开辟实验地,试种植江苏的一些名优农产品,后来通过试种,发现美国金瓜,还有一些草莓、葡萄比较适合,(20)19年3月开始大规模种植果树还有坚果。

贵州铜仁市沿河县高峰村农业产业园内的灵芝种植基地。

海拔1100米的高峰村,村民以土家族为主。产业扶贫在促进村集体增收的同时,也解决了一大批土家族老百姓的就业问题。

祁男:以前村民都是通过种植自留地,只能满足温饱。通过扶贫,他们(村民)在产业园务工,有机种植园可以解决30个人(的就业),养殖场和茶园可以解决将近50人的劳动岗位。

一般10块钱一个小时的工资,每天工作8个小时,加班另算。工人的工资半年可以达到1万元左右,干活比较多的,可以达到3万(元)到4万(元)。

通过产业致富,2019年年底,高峰村建卡立档贫困人口50户199名全部实现脱贫,全村人均(年)收入达9000元以上。谈起这两年生活上的变化,土家族村民田祝梅感慨不已。

田祝梅:我们就比以前好多了,挣钱不用到外面去了,在自己村上就可以打工挣钱了,一个月有3000多(元),一年(就)有3万多(元)。

田祝梅

扶贫路上,绝不让一个人掉队。在铜仁市玉屏县,患有视力残疾的石坤杰在实现自身发家致富的同时,善用政策红利,带动周边同样身患残疾的村民们一起富起来。创办企业,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石坤杰的初衷。

石坤杰:我在开残疾人代表会的时候,认识(了)另外一个残疾人。我们两个一起想做点事情,给更多的残疾人提供一些就业平台,就考虑要做一个清洗消毒公司。刚开始时困难也比较多,最主要就是资金困难,(后来)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信贷通无抵押贷款,解决了困难。


    本文网址:http://www.yqlinks.cn/taikangxian/517628.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周口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